今年17歲的⼩婉,因為從⼩⽗⺟離異,媽媽⽣活態度消極、就業不穩定,使她很早就學會獨立,甚⾄從國中就開始半⼯半讀,以⽀付⾃⼰⽣活零⽤,偶爾學費付不出來,就找⽣⽗幫忙接濟,但除此外,⽣⽗和⺟親給予的直接照顧相當稀少,⽣活起居⼀直是完全⾃理。
⼩婉的⽣活被迫要提早獨立,但畢竟還在求學中,仍需應對升學考試,靠⼯讀賺取的不多,仰賴週末打⼯、⽉賺取⼤約數千元。這樣的環境下⽣長,也使得⼩婉盡量不開⼝求助⼈,反⽽還很會照顧⼈,有時關⼼媽媽的⾏蹤,彷彿她和媽媽的⾓⾊是互換的,就社⼯所觀察,⼩婉⾓⾊就像媽媽⼀樣,但實際⼼智上只是個孩⼦。
⼩婉的媽媽不僅⼯作不穩定,四年前還因為誤交損友,接觸毒品,因此入監2次,媽媽入監時,⼩婉不得不⾃⼰找房⼦住,因此國中就曾有在外短暫租房的經歷。近期媽媽⼜再度入監,媽媽委託了朋友,讓⼩婉借住⼀陣⼦,所幸,媽媽朋友很夠義氣,提供⼩婉暫住外,時不時會⼀起搭伙,提供⼩婉⼀個暫居的住所。
長期的居無定所、加上經濟來源不穩定、缺乏⽗⺟親照顧等因素,使⼩婉⼀度陷入憂鬱,曾被醫⽣診斷為憂鬱症,常常⾃我懷疑,為什麼⾃⼰會活在這世界上?還⼀度⾃殘。然⽽,⼩婉因為本性善良、為別⼈著想,如果媽媽⼼情不好,她還是會關⼼、安撫、安慰,如同前述,反⽽她才是媽媽。或許這樣逆來順受的⺟性,使⼩婉即使憂鬱,但還是保有責任感,認為照顧媽媽是她的責任。因此⼩婉很認份的找打⼯,曾做過餐飲服務⽣,近期轉做五⾦百貨服務員,有時要搬貨、打理貨物 ,勉強維持⽣活開銷。
⼩婉於去年考完⾼中,就讀技職學校⾼⼀,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升⼤學,但因家庭因素,她必須要花時間打⼯,沒有⾜夠時間認真研讀課業,準備升學,對此她感到很無奈。現在她⼀⼼只想把課業成
績維持好,希望將來有機會申請⼤學。